close

今天中午召開小兒團隊會議,原本以為只有團隊間的互相認識,再加上未來可能會請一段長假,就讓比我更需要的小碗蒸去吧,之前就有聽一位看完馬醫師門診的家長,說很佩服馬醫師,講的狠準,今天其他去開會的同事們,各各也都充滿佩服的表情,馬醫師從一些小細節就看出端倪,剖析小朋友為何是某疾病的行為表現,感覺他們是去看了一場很厲害的魔術秀,下次如果還要機會的話,要請他們幫我錄音。

不過馬醫師評斷小朋友讓我有些訝異,但聽說某小朋友可能是亞斯伯格,讓我嚇一跳,因為這小朋友有眼神注視、會與其他小朋友互動、會分享、可以進行對話、認知正常、只是上課時會扭來扭去、愛講話、易分心、持續度差、會發呆做自己的事、沒有競爭心、一副無所謂的態度,如果是我要下診斷的話,可能會下ADHD方面的診斷,但馬醫師從小朋友的不著邊對話,便推斷出他是亞斯伯格,因為這小朋友常在課堂中說"今天誰誰做了啥事"我只是單純認為其活動不再吸引他的注意力,讓她覺得無聊,所以她才會這麼愛講話,來排遣無聊的感覺,聽馬醫師這樣的嚴格分析,讓我突然覺得似乎很多小朋友都有自閉症方面的疾病,阿密佗佛~~

他也有提到每個人都有自閉症的潛在特質,為何沒有被發現,是因我們的心智能力把它控制住了,但自閉症孩童的心智能力卻不夠成熟,所以無法克制或不清楚什事可以做、啥事不可以做。

讓我疑惑的,常聽聞自閉症是一輩子的事,並不會好,但如果從他缺失的徵狀下去做治療,例如缺乏眼神注視,在經過訓練後可以注視著對方說再見,這樣說來小朋友是會進步的,小朋友長大了,自閉症的徵狀在持續的治療下,也大幅減輕了,難道他還要繼續背袱著自閉症的名稱嗎??如果不是,那自閉症不就無解了,那為何需要治療??

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,必須具有以下三種徵狀[10]

  1. 社交困難(Social deficit)、
  2. 溝通困難(communication deficit),和
  3. 固執狹窄興趣(rigidity or restricted interest)

頭兩項可以綜合為以下幾個現象:

  1. 對常規無法理解或僵化規則。
  2. 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感到不安,甚至出現不穩定的情緒。
  3. 患者的情緒成熟度只有年齡2/3左右。
  4. 執著一種或多種特定且不具功能性的行為。
  5. 在分辨真實與虛擬世界上有困難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scotto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